銘傳大學
社會科學院
English
回首頁
媒體報導
 
黃富源講座接受蘋果日報訪問:擄人棄屍|從戀物癖變殺人性侵 學者驚爆「恐還有其他被害人」 2020/11/1   
 
擄人棄屍|從戀物癖變殺人性侵 學者驚爆「恐還有其他被害人」 https://tw.appledaily.com/local/20201030/Z6GB6XHC5RGJPOPA2UJNMGIOXI
更新時間: 2020/10/30 17:40

長榮大學女學生命案凶嫌梁育誌被起底,曾在7、8年前侵入住宅偷女用內褲失風被捕,之後未再有犯罪紀錄,直到上月底他涉嫌在鐵道橋下擄人失敗,前天竟拿童軍繩勒斃女大生。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教授鄭瑞隆認為,梁嫌已非典型的戀物癖,而已演化成性侵犯,銘傳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暨犯罪防治學系所主任黃富源則建議警方,徹查他的犯罪軌跡,應該還有沒被發現的犯罪黑數。

鄭瑞隆認為,梁男過去偷女用內褲,恐是性心理異常之一「性倒錯」的表徵,常見性倒錯行為是「戀物癖」,患者對女性內衣褲會產生性幻想及異常性興奮的表現,因為與異性交往或親密關係的挫敗,讓他性心理移轉到異性所屬物品上,比如可從女性貼身衣物聯想到女性身體,從撫摸、嗅聞、玩弄、穿戴內衣褲及自慰來滿足性興奮。

而刑事司法對偷女性內衣褲的戀物癖患者,通常只以竊盜犯罪偵辦是治療上的一種缺漏。因為這種犯罪型態的重點不是其竊盜行為,而是其性心理異常,戀物癖罪犯需要性心理教化治療、認知行為的輔導治療、社區監控等多元方式防止再犯,而非只是把他抓去關或易科罰金了事,否則只會強化他的犯罪欲望。

鄭瑞隆認為梁男並非典型戀物癖,因戀物癖者比較不會對人體構成傷害,可見梁男這幾年的生活歷程已經讓他產生性衝動控制異常,合併暴力人身攻擊和性攻擊,演化成不折不扣的性侵害犯。

黃富源則指出,姑且不論梁男是否有殺人故意,從他坦承曾猥褻女大生,可知他至少有猥褻犯行,他的犯罪型態已從戀物癖演變成性侵犯,不再是典型的戀物癖患者,從犯罪心理學角度來看,戀物癖或偷窺癖者比較不會犯下嚴重的侵害他人生命行為,但仍有1%~3%的人在持續犯案不被抓到的情況下,強化了性犯罪欲望和類型,演變成侵犯他人生命、身體安全的罪犯。

而這種演變通常是有跡象的,第一是都成功得手,第二是沒有被抓到,當犯罪行為增加、增強到一定程度以後,他就會想要從事其他跟性有關的犯罪行為,可能是猥褻、性侵害等侵犯他人身體的性犯罪,「雖然從戀物癖轉變成到性侵犯的比例不高,但這過程中一定是重複犯罪的情形很嚴重,可能還有合併其他親密關係挫折、家庭或生活有較大壓力產生。」

因此黃富源建議警方偵辦此案時,一定要徹查他過去的犯罪紀錄,應該也有很多偷竊內衣褲沒被抓到的黑數,需要相關被害人出面指認,因為他會從戀物癖演變成攻擊他人的罪犯,在過去犯罪心理學的統計上,需要相當程度的犯罪次數及手段越來越強的犯罪類型。

黃富源認為,如果不是9月底的被害人po網稱差點被擄走,梁男恐怕不會承認自己曾經擄人未遂,「所以應該還有其他犯罪沒被發現。」至於選擇在鐵橋下便道犯案,應是梁嫌經過多次勘查,認為這裡「法治所不及」,包括常有女性獨自行走且犯罪預防措施不多,才會在此重複犯案。

鄭瑞隆也提醒,女性在人煙稀少處行走應結伴而行,此案發地點在大學校園附近,環境監控更是重要,例如加強校園安全維護人員及警察巡邏,增添監視器、張貼警告標語等,都是情境犯罪預防可以加強的環節。(郭芷余/高雄報導)
 
連結
 
回上一頁


主任信箱 畢業生留校調查 榮譽榜 新鮮人專區 交通資訊 檔案下載 校友園區 系學會 系友會 校友Facebook 犯防系Faceboo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