銘傳大學
社會科學院
English
回首頁
媒體報導
 
王伯頎老師接受聯合報訪問:獨/南投爆「行刑式槍決」4死命案 學者揭槍手關鍵特徵 2022/7/14   
 
獨/南投爆「行刑式槍決」4死命案 學者揭槍手關鍵特徵
2022-07-14 22:57 聯合報/ 記者楊湛華/桃園即時報導

南投縣草屯鎮今傍晚傳出4死槍擊案,歹徒疑採行刑式槍決,手法殘酷,作案流程俐落疑事先預謀,令人想起桃園「劉邦友血案」;學者指出,「行刑式槍決」手法殘酷,兇手通常具有冷血特質,且有開槍甚至行兇經驗,手法迅速俐落即是最好跡證,動機則大多不脫「擋人財路」與「報仇」。
銘傳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副教授王伯頎指出,絕大多數「行刑式槍決」是槍手近距離朝被害人頭部致命部位射擊,為求一槍斃命、流程快速俐落,常會束縛被害人、避免脫逃閃避,作案時間也不會太長,更不會給被害人求情時間,以利逃逸。
王伯頎表示,行刑式槍決手法殘酷,兇手必須具備冷血、無情等特質,熟悉使用槍械,甚至有行兇經驗,才能在最短時間作案,因此絕大多數案例都是雇用專業槍手、傭兵,兇手往往不只一人。
作案動機部分,王伯頎分析,絕大多數行刑式槍決都是源自「擋人財路」或「仇恨」,例如去年新店咖啡商被害,或今年巴拉圭緝毒檢察官丈夫遭槍殺,都是與黑幫有利害衝突;而2016年美國德州有白人警察遭非裔人士持步槍從背後槍殺,則與種族仇恨有關。
國內最知名行刑式槍決案例,莫非1996年桃園「劉邦友血案」,2名雨衣男清晨闖入縣長官邸,將時任縣長劉邦友、縣議員莊順興與鄧文昌、機要秘書、司機、幫傭、警衛等9人押進2坪大警衛室,膠帶覆眼,朝太陽穴、下顎、頭頂等處連開10槍,全員僅鄧文昌一人倖存;兇手至今逍遙法外。
王伯頎認為,行刑式槍決可預期被害人死亡,必有計畫性,屬於惡意預謀,加上我國槍枝無法合法取得,兇手必定事先不法取得作案槍枝,再犯案,更凸顯冷血之處。
南投縣草屯鎮今傍晚6點多發生行刑式槍擊命案,位於中正路的康建生技公司發生多聲槍響,釀成4死1重傷。警方調查,槍擊地點分兩處,歹徒疑似先在生技公司外的民宅槍擊2名被害人,再利用下班時間闖入公司,控制員工後將他們趕入廁所,再利用滅音器槍械對著另外3人開槍。

 
連結
 
回上一頁


主任信箱 畢業生留校調查 榮譽榜 新鮮人專區 交通資訊 檔案下載 校友園區 系學會 系友會 校友Facebook 犯防系Facebook